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
推动见义勇为事业不断发展
——启东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建设与发展的启示
当前,面临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矛盾纠纷日益凸显的整体转型期,中央提出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报告中特别指出,“要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贯彻落实中央指示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全社会,特别是我们基层一线,要以大智慧、大勇气,开拓思路、创新理念,不断探索新的有效的社会管理路径。大力弘扬社会正气,推动见义勇为特别是见义勇为基金会这一有效载体的建设与发展,对于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十分现实而又积极的意义。
2010年,启东市根据省公安厅、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发布的《2010——2012年全省见义勇为基层基础工作目标任务》,高标准谋划、高起点定位,精心筹备、扎实推进,积极申报,于7月中旬率先在南通地区成立首家县级见义勇为基金会。建立伊始,基金会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和工作网络,基金募集规模达到超预期的1300万元,逐步探索和创新优抚机制,正显现出新兴 “NGO”应有的旺盛生命力。
启示一: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是基金会建设与发展的政治动力。
见义勇为是一项民心所向、具有普惠价值的公益事业,倡导见义勇为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幸福社会的有力支撑。多年来,启东市委、市政府一直充分发挥政府主导性作用,坚持把握社会价值主流,积极引导宣传舆论氛围,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为见义勇为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政治动力,全市上下见义勇为良好风尚蔚然成风,先后涌现出99个见义勇为先进集体和个人。为推动高层次先进典型的选树,市委、市政府精心组织,全力挖掘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的内在精神,不断提升个体宣传力度、厚度和浓度,先后有5名先进分子获评国家级荣誉,5名获评江苏省级荣誉。“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戴庆贤被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的顾秀莲同志称赞为“南通人民的骄傲”。2005年,启东涌现出舍身救火被大面积烧伤的先进典型黄松,时任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捐款,并号召全市人民献爱心,广大人民群众踊跃捐款,短短几天筹集善款达60多万。此举不仅解决了黄松的巨额医疗费用,更是在东疆大地掀起了一股向先进典型学习的热潮。2010年,启东英勇青年蔡荣捷与新疆籍小偷搏斗时,被刺成重伤。住院治疗期间,市委孙建华书记亲自到院看望,高度赞扬蔡荣捷的见义敢为、见义勇为的英雄壮举,全市上下再掀向英雄学习的高潮。
“渠有活水好行船”。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通过政府资助形式,转移社会公益事业,推动社会公益组织的发展,不断迈出社会管理创新的坚实步伐。上世纪90年代,启东见义勇为工作刚刚起步,市委、市政府毅然从有限的财政中一举拿出60万元,作为初始运作资金,为见义勇为工作的有效运行与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5年,市委、市政府发动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爱心一日捐”活动,把筹集到的80多万元善款汇集到见义勇为资金账户上,资金盘子进一步扩容。2010年初,市委、市政府一次性划拨资金260万元,使基金会申报资金达到国家《基金会管理条例》中要求的400万元起步门槛,为基金会成功申报扫清了最大的障碍。为加强组织保障工作,基金会筹建由市委政法委书记亲自挂帅,民政、公安等部门全力负责,组织、财政等部门积极协同,一个架构清晰、层次分明、责任明确的筹建工作组基本形成。随之,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启东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于2010年7月顺利拿到了省民政厅的准予批复。市委、市政府又一个重点培育、优先发展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宣告成立,全市见义勇为工作踏上了一个新的征程。
启示二:社会各界的积极协同,是基金会建设与发展的关键之举。
基金会的建立,目的就是在政府和公众之间创造一个中间层和缓冲带,利用社会协同的集约力量,部分转移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减轻政府的社会管理成本,这是基金会参与社会管理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启东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从建立之初,就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的主体作用,协同社会部门的积极参与,把宣传、公安、民政、财政、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纳入到基金会的机构体系当中。各部门也给予积极响应,依据自身的社会职责,和基金会一起研究探索,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卫生部门与基金会共同谋划建立了救治见义勇为伤病员绿色通道,依托现有的全市性医疗急救、治疗、服务体系,为在见义勇为中受伤的人员开通无障碍救治渠道,提供最快捷、最完善、最有效的医疗服务,专门的《实施办法》已在全市卫生系统发文落实。宣传部门和基金会采取共立计划、合建栏目、有重点采编、分阶段刊播的合作方式,仔细筛选典型人物,合理安排宣传档期,精心制作宣传内容,把启东电视台《百姓人家》、《民生热线》、《东疆闲话》,《今日启东》社会新闻版等老百姓喜闻爱看的乡土栏目作为宣传阵地,用专题和专栏的形式不断宣传见义勇为优抚工作和先进事迹,实现对见义勇为宣传的稳定态和固定化,目前,已完成4期宣传内容的刊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动承担职能,帮助见义勇为受伤人员积极申报工伤;不符合工伤认定的,将其医疗费用纳入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报销体系,按照正常医疗进行报支;对剩余部分医疗费用,由基金会给予补贴。保险部门与基金会积极谋建不特定对象的人身伤害保险机制,改变一人一保的固定模式,基金会每年投入一定的保额,把过去的固定受益对象扩大为整个见义勇为先进群体,实现 “谁需要、谁受益”的目标。公安和民政部门也依据自身的职能,对见义勇为调查核实、权益保障、提供低保和评残评烈等方面制定了规范性的措施与制度。这些形式的尝试与创新,是社会组织和社会部门突破现有救济制度的框架,以务实的措施去服务见义勇为人员。随着这些措施的有效落实,创新管理的社会效应将逐步显现,也将带动其它社会部门共同参与进来,社会协同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启示三:有识人士的襄助盛举,是基金会建设与发展的强大推力。
充裕的资金是基金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没有一个适量的基金盘子作后盾,基金会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奖励和抚恤就无从谈起,基金会宣传见义勇为、弘扬见义勇为就是空中楼阁,基金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更是水中泡影。启东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成立以后,把募集资金摆在了基金会发展事业的第一位,向全市金银牌企业发出了倡议,号召企业家们积极奉献爱心,一起来关心见义勇为先进群体。企业家们参与的热情前所未有,南通二建、林洋电子、神通阀门等大型企业带头表示要大力支持基金会的建设与发展,东成工具、永安纺织等数十家企业纷纷电询基金会,要求在捐赠榜上占有一席之地。基金会综合考虑企业的效益和社会名誉等因素,欣然接受了第一批25家企业的捐赠。而企业家们捐赠的金额之大、时间之快也前所未有,南通二建率先拿出100万元捐赠给基金会,其余企业紧随其后,分别拿出50万元到15万元不等,短短一个月时间,企业捐赠资金已经达到600万元。海四达等企业表示要向上市大企业看齐,增加捐赠额度。基金会以企业产值为考量,以量力而行为宗旨,为这些企业设定了捐赠上限,不求多多益善。基金会的换位思考让会企之间增进了互信,企业家们对基金会的健康发展充满信心。企业的回馈也映衬出这样一个事实:“搞改革开放,需要稳定”,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社会部门、社会组织为其营造一个平安有序的社会环境,当社会为企业提供足够的公共产品时,企业会把一部分发展成果回馈社会,此举又会促进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循环往之,形成双赢的局面。企业募捐的事实让基金会振奋不已,也带动了其他社会各界的热情。欣闻见义勇为基金会的成立,启东市慈善基金会第一时间与见义勇为基金会取得联系,拿出300万元充实见义勇为基金,并建议双方进行定期交流,共同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参与社会管理的创新。启东市银监机构在全市金融系统发出向见义勇为基金捐款的倡议,已经得到了全市11家银行机构的积极响应,面向全市各镇乡企事业单位、广大群众的募集活动也正有条不紊地开展。一个全市上下共同参与,各个阶层热情高涨的良好社会氛围正在逐步形成,在这种力量的推动下,基金会必然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启示四:社团组织的自身建设,是基金会建设与发展的固本之基。
基金会作为一个公募型社团组织,公信力是它的生命,没有公信,基金会就会丧失资源,丧失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甚至会丧失存在的价值。而公信的实现就必须依靠一个健全的机构和一套比较完善的制度来保证,这就需要基金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建设,完善自律和监督,使基金会的运行更加透明、公开。启东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以建设高效、廉洁、奋进、创新的工作机构为目标,成立了以主要职能部门和重点企业负责人为骨干的理事会,甄选出人脉、威望、能力、贡献等各方面综合素质高的同志组成理事长办公机构,让年富力强的同志承担起日常办公事务。同时,以全市综治机构网络为基础,在各镇乡成立了见义勇为工作站,制定了工作职责,在各村物建了工作信息员,实现市、镇、村三级网络的无缝衔接,建立起一个议事机构、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基础网络等纵横结合的立体型工作机构网络。好马配好鞍,好的制度会成为机构良好运行的强力助推器。基金会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基金会章程》,对理事的权利与义务进行了详细的设定和规范,让理事们议事有章可循,有责可依。基金会还对办公、资金使用等事务制定了详细的制度,订立了《理事长办公会议制度》,从时间、内容等方面规范领导机构的办事程序和效率;制定了《基金会财务制度》,用严格的制度规范资金的使用、审批、报支流程;重点研究制定了《基金会奖励抚恤办法》,对见义勇为群体按照不同情况,实行不同等次的奖励和抚恤。同时,基金会通过各种方式打造一个法律、政府、社会、自我等四方面结合的全方位监督模式,解决“有了钱怎么花?”,“钱花在哪里?”“有没有到达需要者手中?”等社会各界最关心的问题,把这项公益事业做成“玻璃缸里的鱼”。基金会定期召开理事长办公会,讨论阶段性资金预算,审验各项资金流向;成立了由财政、审计等部门人员组成的监事会,实行对基金会日常资金使用的审计检查,直接对理事会负责;委托具有审计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基金会所有资金往来账目实行独立的第三方审检;定期以工作简报的形式向市四套班子、全体理事单位、机关企事业单位、教育系统通报日常工作的开展情况;根据《江苏省慈善事业促进条例》,重点做好信息披露工作,把知情权、监督权交给社会。基金会如经营企业一样,把建立信誉品牌作为发展目标,综合建设、因实施策,牢牢夯实基金会的发展根基。
(洪建陶 黄春华)